湖南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湖南新闻 » 时政 · 要闻

时政 · 要闻

湖南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丨就业扶贫,幸福花开

2020-10-27 21:39:47时政 · 要闻来源: 湖南日报作者:
■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帮扶双方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习近平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银艳通讯员 曾鹤群 谢静雅 骆力军“济南上班6个多月,公司包吃包住,我每月能挣到6000多元。”10

■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 帮扶双方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习近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银艳通讯员 曾鹤群 谢静雅 骆力军

“济南上班6个多月,公司包吃包住,我每月能挣到6000多元。”10月25日,远在济南市市中区顺丰快递公司就业的龙山县咱果乡贫困户鲁钉杉致电感谢该县人社局,难掩内心喜悦。

鲁钉杉的幸福日子,折射出我省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推进就业扶贫的可喜成果。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近年来,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引,逐步建立起“1143”就业扶贫工作模式(即一套组织领导推进机制+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稳岗、精准服务四个关键环节+任务清单、稳岗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就业扶贫模式,被人社部向全国推广。

据统计,2019年,全省62.8万脱贫人口中,有22.6万人通过就业实现,带动14万贫困家庭中的49.8万人脱贫,直接贡献率为36%。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法定劳动年龄内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254.6万人,其中有就业意愿的205.3万人,已转移就业205.1万人,占比99.9%,且就业总人数较去年底新增14.4万人,人均月工资2732元,为保就业、稳脱贫贡献了湖南力量。

(△10月21日,道县梅花镇贵头村何宝珍故居广场,居民在招聘会上填写就业信息。9月22日起,该村打造不定期举办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助力贫困群众增收。 何红福 摄)

“格珍 ,仁和手袋厂招工,月薪2000余元,你去吗?”日前,宁远县仁和镇双全岩村的劳务经纪人陈玉勤打开“宁远智慧就业平台”页面,看到仁和手袋厂的招聘信息,他立即打电话给刚从广东返乡准备在家乡找工作的贫困劳动力陈格珍。第二天上午,陈格珍就去上班了。

这种被称为有效打通就业扶贫“最后一公里”的农村劳务经纪人,在宁远已培训配备438名,在全省则已达1.93万名,他们活跃在乡村,总计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各类服务253.9万人次。

我省于2017年9月在绥宁县试点建立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创造性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并于2018年7月将经验推广至全省。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一项项面向贫困劳动力的线下精准服务蓬勃开展。

2018年起,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开始享受每年至少3次岗位提供、1次职业指导、1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的就业扶贫专项服务,这就是我省创造性实施的“311”就业服务行动。针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失业返乡贫困劳动力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不挑不拣的,可实现72小时内推荐上岗。今年以来,累计为贫困劳动力帮扶就业7.5万人。

在长沙市人力资源市场,自从2017年11月挂牌为全国首个省级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以来,每逢周末,便常有为贫困劳动力开设专场招聘会,早已成为省内贫困劳动力向长株潭、省外地区转移就业的前沿阵地。据统计,目前已成功举办111场贫困劳动力现场招聘会,累计进场企业5065家,提供岗位信息近7.2万条。

“点亮万家灯火”就业帮扶服务活动,面对面的免费专场招聘会最受农村劳动者青睐。今年以来,在克服疫情影响下,我省已分区分级举办各类针对贫困劳动力的招聘活动1100余场,帮扶4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线下精准服务,线上联动发力。2016年,湖南省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平均每天在线工作人员数超过2400人,充分发挥该平台人岗匹配、在线招聘、动态跟踪管理等作用,为用人单位和贫困劳动力搭建线上高效对接通道。

为应对疫情影响,今年2月,“湘就业”微信小程序紧急开发上线,创下48小时内覆盖82万人微信朋友圈的纪录,并推广覆盖到所有贫困劳动力,提供精准及时的在线求职和招聘服务,目前已入驻招聘企业4215家,现还可招聘48.95万人,累计访问量1396.33万人次。

平台建起来,服务跟上去。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省扶贫部门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系统人员数据库为基础,省人社厅建立起“任务清单”“稳岗清单”“责任清单”,做到了精准识别,精准对接,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今年4月至6月,我省部署开展就业扶贫成效巩固专项行动,抓实抓细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目前,全省有184万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超过6个月,稳定率为89.7%。

(△10月16日,湖南湘建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扶贫车间”一片繁忙。目前,临湘市共创建贫困基地7家、扶贫车间10家,吸纳203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湖南日报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何可 摄影报道)

“以前都是在广东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也能干活,跟老公两个人的收入每月有6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让孩子吃上可口的饭菜,很满意。”10月25日,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镇水库移民安置点的一栋4层高的扶贫车间大楼里,3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潘丽芳正忙碌着。这栋大楼已入驻多家小微企业开设的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450个,让附近库区移民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扶贫“小车间”,可起帮扶“大作用”。2018年底,我省出台《关于加快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意见》,一大批就业扶贫车间落地生根,探索出就近就地就业扶贫的新路径。今年以来,全省就业扶贫车间逆势增加1762家、达到4725家,共吸纳22.1万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5.7万人。

全省还大力推动就业扶贫基地建设,建成就业扶贫基地1114个,开发扶贫专岗3935个,已定向招聘3.9万名贫困劳动力。

积极开发一批扶贫公益性岗位和临时性过渡岗位,对少数年龄偏大、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安排承担护林、巡河、养路、保洁等工作。目前全省共兜底安置15.5万名贫困人口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12.8万人,较疫情发生前增加了7.4万余人。

“如果没有人社部门组织的帮助,我的创业致富路可能没那么顺畅平坦。”25岁的姜福平告诉记者。姜福平是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龙安村人,父亲身体不好,妈妈有精神疾病,一家子只能靠着低保维持生活,姜福平靠两个月的工资从养殖野鸡做起,在人社部门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找经销商,又学会了直播带货,2019年脱贫致富。

我省通过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创业指导、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安排创业孵化场地,扶持贫困劳动力创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民宿酒店、加工点等,实现创业增收脱贫。今年以来,累计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6.6万人次。

省内多元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省外则积极对接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广泛收集岗位信息;积极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作用,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劳务对接。全省共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927个。目前,全省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人数达118.3万人,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7.7%。

(△8月27日,保靖县毛沟镇拱桥村扶贫车间,一留守妇女带着孩子在工作。近年,该县积极拓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渠道,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俞采华 陈亚平 摄影报道)

近年来,我省把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素质作为提升就业能力、激发内生动力的根本,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着力强化培训就业联动。

“之前,我们指导培训机构开办了厨师、母婴护理、叉车和挖掘机驾驶等利于外出务工的培训项目,后来调研发现,有些贫困户不想远离故土,于是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如稻蛙、稻虾共作培训项目,深受贫困户欢迎。”岳阳市人社局负责人称。

坚持需求导向、就业导向,我省建立健全“输出有订单、计划到名单、培训列菜单、政府后结单”的“四单”模式,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补贴标准比普惠标准上浮70%,并给予生活补助,实现“技能培训一人、转移就业一人、帮助脱贫一户”。今年以来,全省完成贫困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8万人。

为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健全校县扶贫对接机制,细化全省30家骨干技工院校与51个贫困县对接清单,全面落实国家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政策,积极开展贫困家庭“两后生”定点、定员、定向、定岗免费技能培训。目前,全省技工院校共招录贫困家庭学生1.6万人,累计免费培训贫困家庭“两后生”6.23万人,有力解决了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0月27日01版)

[责编:谭思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刘经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