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湖南新闻 » 科教 · 文卫

科教 · 文卫

月读丨潇湘奋楫开新局 金鼓来征六月师

2022-07-03 12:00:22科教 · 文卫来源: 红网·观潮的螃蟹作者:徐丹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徐丹 长沙报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这个六月,结束连绵雨季,长沙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入了夏,骄阳似火,蝉鸣蛙鼓稻香盈;这个六月,有人奔赴梦想,有人奔波“战场”,有的汗水融入雨夜,有的笑容洒满三湘大地。6月9日下午,2022年湖南高考落幕,长沙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徐丹 长沙报道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这个六月,结束连绵雨季,长沙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入了夏,骄阳似火,蝉鸣蛙鼓稻香盈;这个六月,有人奔赴梦想,有人奔波“战场”,有的汗水融入雨夜,有的笑容洒满三湘大地。

6月9日下午,2022年湖南高考落幕,长沙市一中考点学生冲出考场。

六月是赶考切切,在考场上,46.52万名高考生奔赴考场,挥笔逐梦,书写青春答卷。

六月是号角声声,稳住经济盘,冲刺“双过半”,湖南在促落实上再加力,在强调度上再聚力,在优服务上再发力,在抓督查上再用力,在经济场上不断刷新战绩。

六月是战鼓催征,省委书记、省长专题调度,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赢防汛抗灾这场硬仗。

六月是使命光荣,6月22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代表会议在长沙举行,选举产生了65名湖南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六月是表扬“出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199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仅湖南促进制造业发展这一项工作就连续五年获得国务院“表扬”。

冲刺“双过半”、守护“安全感”、迎接科协年会、“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向世界展现新面貌……这激情迸发的六月,湖南且收获且奋斗,写就了一幅动人的美好画卷。

防汛抗灾湖南绷紧防大汛抗大灾这根弦

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

6月1日以来,湖南出现入汛后最强降雨过程,降雨范围广、强度高、雨量大,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6月5日,张庆伟在省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室,看望慰问端午假期值班值守的干部职工。(图片来源:湖南人民政府官网)

6月5日晚,毛伟明召开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扩大)会议,安排部署当前防汛救灾工作。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尚文 摄

汛情就是命令,为了扎实做好保河湖安澜、护人民群众安全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开展专题调度,先后赴省水利厅、省应急指挥中心调研指导,安排部署当前防汛救灾工作。

4月7日下午,张庆伟调研省水利厅水利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

6月5日上午,张庆伟来到省应急指挥中心,看望慰问端午假期值班值守的干部职工,调度部署防汛救灾工作。

6月5日晚,毛伟明来到省应急管理厅,召开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扩大)会议,安排部署当前防汛救灾工作。

……

省防办、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电力、通信、住建、消防救援……湖南各责任部门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密切配合,尽锐出击;郴州、株洲、永州、娄底、邵阳、衡阳等地提早部署、迅速落实,时刻紧绷“防汛弦”,合力筑牢“防汛墙”,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灾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力守护万家灯火。成功应对了强降雨袭击,经受住了防汛减灾救灾重大考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

6月4日早晨,郴州市汝城县消防救援大队解救卢阳镇廖家湾村被困群众。

疫情与汛情叠加,经济压力增大,也让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新的挑战。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在全省受灾村中,近三分之一是脱贫村。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规模返贫呢?

为此,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灾情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十条举措》。从“稳岗就业”“产业帮扶”“兜底保障”“问题整改”“风险隐患”等十个层面织密防返贫致贫“监测网”,夯实脱贫攻坚“好成绩”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冲刺“双过半” 湖南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2022年转眼过半,年初定下的“小目标”完成得怎么样了呢?2022年经济发展小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6月13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总结了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1-5月,全省预计投资、消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1.5%、7.8%左右;进出口、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分别增长14.2%、4.3%。

这些表明,全省经济运行虽“形”有波动,但“势”仍向好,保持总体平稳、延续恢复态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湖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为了进一步稳住经济大盘,湖南又有哪些大动作来促进经济发展呢?

6月14日上午,全省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主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

6月14日上午,全省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决定自6月初至7月上旬,湖南万名干部下沉一线,为万家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担任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陈飞担任副组长。

“万名干部”如何构成?

万名干部共约1.28万人,由省、市、县三级组成。其中,省派工作组271人,市州派出约4200人,县市区派出约8300人。

“万企”是哪些?

此次帮扶的“万企”,将实现三个覆盖,即全省“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全覆盖、中小企业全覆盖、园区企业全覆盖,突出帮扶各行业重点企业、困难企业。

为什么是这三个覆盖面呢?

首先,“四上”企业体量规模大、带动作用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构成,是支撑稳增长的重要载体,稳住了“四上”企业,也就稳住了经济的基本面。其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保就业的主力军。最后,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稳住园区企业,就稳住地区经济的主引擎。

这次“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梳理出来了136条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奖补政策和优化服务等四大类优惠政策,以及中央和市县各类惠企政策。据有关专业人士初步估算,政策总量超过了1200亿元。

待政府发挥“有形之手”推动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和落实“最后一公里”协同发力,让“白纸黑字”变成企业的“真金白银”,为企业雪中送炭,解决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以企业“压舱石”稳经济“基本盘”。

聚焦科协年会 百位院士长沙论道

6月26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长沙开幕。

这是中国科协年会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次在长沙举办。百名两院院士及国内顶尖专家,百家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齐聚星城,坐而论道。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大会现场。(图片来源:湖南日报)

中国科协年会是啥?

中国科协年会是中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盛会。其前身为1999年设立的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006年起转型为大科普、综合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综合性科协年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

纵观中国科协年会历届主题,既有地方特点,也有时代寓意。

譬如,今年在长沙召开的这一届,主题在延续上一年“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主题的基础上,聚焦“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这一议题展开。

这也是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提出要求湖南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两周年后,中国科协年会落地湖南。

这两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躬耕省内科技创新发展,成绩瞩目。2021年,全省部署了首批“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已经攻克大型掘进机主轴承等关键核心技术53项,开发硅基量子点激光器等新产品48件,建立国际、国家及企业标准16个。

今年,湖南省再次部署“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总投入达20.67亿元。具体到项目:

5月29日,马栏云想视频技术研究院揭牌,致力于就“超算+高新视频”技术体系,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频显“中国算力”,超高速轨道交通牵引技术支撑高铁跑出“中国速度”;

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预计今年年底实现整体竣工;

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实验装置也在加快谋划;

6月20日,盾构机“星盛号”开启穿越湘江之旅;

位于云南个旧的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2个品种长势喜人,正朝着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百亩片单产1200公斤目标挺进。

……

通过全国“最强大脑”的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将有助于推动解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性、战略性难题,服务湖南省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徐丹

编辑:王津

原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7/02/11462995.html

文章评论